
清空記錄
歷史記錄
取消
清空記錄
歷史記錄




在半導體研發實驗室,一顆芯片的良率可能被 0.1℃的溫差改寫 —— 當晶圓在光刻環節遭遇微小溫度波動,電路圖案的精度偏差可能超過 0.1 微米,直接導致整批芯片報廢;在光學電鏡測試間,1% 的濕度偏差足以讓精密觀測數據失真,原本清晰的納米級物質結構影像,可能因空氣中多余水汽的折射變得模糊,延誤科研團隊的關鍵發現;在衛星導彈渦扇加工車間,環境的微小波動甚至可能影響關鍵部件的運行精度 —— 渦扇葉片的弧度誤差若超過 0.05 毫米,將導致導彈飛行軌跡偏離預設航道,后果不堪設想。對于高端科研與精密制造領域而言,環境控制早已不是 “舒適需求”,而是決定技術突破與產品品質的核心保障要素。
長期以來,傳統潔凈室系統始終受限于技術瓶頸:溫度波動普遍在 ±1℃以上,濕度偏差更是高達 ±5% RH,面對半導體研發、物理測試、精密光學加工等場景的高精度要求,往往難以適配。半導體企業反饋使用傳統系統時,每月因環境波動導致的芯片不良率超過 3%,而物理實驗室也提及,因濕度穩定性不足,多次光學實驗數據無法復現,對科研進度產生顯著影響。這些技術痛點,已成為制約行業創新效率與產能提升的隱性障礙。
江蘇克力空調推出的超高精密恒溫恒濕控制系統,憑借行業領先的 ±0.01℃溫度控制精度(在特定場景下,溫控精度可達±0.001℃)、±1% RH 濕度穩定度,突破傳統技術局限,為尖端領域構建 “零波動” 的環境控制屏障。該技術突破的背后,是克力在核心技術領域的長期研發積累:其自主研發的低露點技術,使直接蒸發系統最低露點可達 -15℃,在特定工況下可替代傳統轉輪除濕方案,規避轉輪吸附飽和后出現的濕度反彈問題。
克力高精度控制技術采用雙閉環 PID 調節算法,搭配自研高精度傳感器與控制器,將溫濕度監測頻率提升至每秒 10 次,一旦監測到微小偏差,立即動態調節制冷、制熱、加濕模塊,確保環境參數穩定維持在設定范圍;冷凝熱回收技術實現 “節能與精度” 的協同優化,夏季極限工況下系統節能率超 70%,同時避免蒸發器結冰引發的控制中斷問題,保障設備全年 365 天 24 小時連續穩定運行。
這一技術成果并非簡單的精度參數升級,而是對極致工況下環境控制需求的深度適配。無論是半導體芯片的微米級加工,還是光學元件的超精密檢測,亦或是衛星導彈核心部件的制造裝配,均能在克力構建的穩定環境中開展,從源頭降低環境波動引發的各類風險。
從北京協和醫院的手術室到寧德時代的鋰電池生產車間,從三星西安半導體工廠的光刻車間到京東方研發中心,再到清華大學、浙江大學等高校的尖端實驗室,克力憑借技術實力成為高端精密環境控制領域的合作方。
隨著科技向 “微米級”“納米級” 領域突破,對環境控制精度的要求持續提升。克力超高精密恒溫恒濕控制系統,以 ±0.01℃的控制精度、三大自研核心技術的支撐,及多行業應用案例的驗證,為科技創新提供環境保障。在尖端科技探索進程中,克力通過 “零波動” 的環境控制方案,助力企業突破產能瓶頸、科研團隊攻克技術難題,推動更多高精尖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應用,為行業高精度發展提供技術支持。
